top of page

瑜伽经 | 第一章 | 17-18 | 三摩地的种类


(本文还在补充更新中)

​वितर्कविचारानन्दास्मितारूपानुगमात्सम्प्रज्ञातः ॥१-१७॥ vitarkavicārānandāsmitārūpānugamātsamprajñātaḥ ॥1-17॥

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伴随有思考、观察、欢喜和自我性的形态,则是有智入定。

【姚】有想三昧伴随着想象、思索、欢喜和自我意识。

【莊】具有尋、伺、喜、自我意識 ,[稱為]有想[三昧]。

​​​【楊】入正智定者仍伴隨有尋、伺、樂受及我相。

【石】尋、伺、樂、我所伴者,為有智三摩地。

​​【邱】在正知(saṃprajñātaḥ)的三摩地中仍存在著「推理」、「深思」、「感受喜悅」、「覺知自我」等狀態。

​​​​【成】有智三摩地分为四种:推理、反思、喜悦和有我。

【旭】修习和不执形成四种类型的三摩地:自我分析,综合,喜乐,经验到纯粹的存在。

​​【陈】善普拉尼亚塔三摩地可由推论、内省、喜悦及纯洁的自我伴随而生。


​विरामप्रत्ययाभ्यासपूर्वः संस्कारशेषोऽन्यः ॥१-१८॥ virāmapratyayābhyāsapūrvaḥ saṃskāraśeṣo'nyaḥ ॥1-18॥

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以修习停止认知为前提,只剩下潜印象,是另一种。

​【姚】(以努力)终止(心变化)意念为基础(的三昧)进另外一种(三昧,即无想三昧)。在它之中,仅保持着过去的行力。

【莊】另一種[無想三昧]是[努力]修習於終止緣 ,只有之前的業行還留著。

​​​【楊】修行至萬緣歇息,唯存宿業,乃他種定境。

【石】必習坐至依緣之止息,僅有心印之殘餘留存,是為另一。

【邱】經由修煉而達到一念不起,僅存以前的潛伏業識(saṃskāraśeṣaḥ)是另一種三摩地。

【成】另一种三摩地即无智三摩地,修习终止认知,只留下潜在印迹。

​​【旭】在这些经验中生起的“空”是另一种三摩地。潜在的业力是休眠的,一旦被唤醒,就会发芽,制造波动并干扰意识的纯净。

​​​【陈】坚定不移、持久的练习可以中止心灵的变化,仅留下印象,这是另一种三摩地(阿善普拉尼亚塔三摩地)。



147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