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瑜伽经 | 第一章 | 40-47 | 等至的分类和定义


(本文还在补充更新中)

​परमाणुपरममहत्त्वान्तोऽस्य वशीकारः ॥१-४०॥ paramāṇuparamamahattvānto'sya vaśīkāraḥ ॥1-40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他的控制力达到最小和最大的极点。

​【姚】这(瑜伽行者)的力量(可达到)最小(之物和)最大(之物)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【莊】[心澄淨的]行者能夠控制極大和極小[的物質]。

​​​【楊】如是習者之控制力能從極微擴至無窮。

【石】極微塵至極巨規模,均得掌握。

【邱】專精於冥想者,既可穿入極小的微塵,又可通達無垠的邊際。

【成】由此瑜伽士可以掌控冥想对象,小如原子,大至无限。

​​​​【旭】对专注的掌控带给我们洞察万物的力量,小至原子,大到无限。

【陈】慢慢地,一个人对于专注的掌控,能从最小的原子扩大到最大之无限。


​क्षीणवृत्तेरभिजातस्येव मणेर्ग्रहीतृग्रहणग्राह्येषु तत्स्थतदञ्जनता समापत्तिः ॥१-४१॥ kṣīṇavṛtterabhijātasyeva maṇergrahītṛgrahaṇagrāhyeṣu tatsthatadañjanatā samāpattiḥ ॥1-41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​​​

【黄】活动消失,达到等至,如同摩尼宝珠,染有所缘的认知者、认知手段和所认知者的色彩。

​【姚】由于(变得)如同(心)变化停止时的清澈水晶球一样,(心达到)等至(状态,并获得)以任何呈现在它前面的对象的形态出现的力量,(无论这种对象是)认识者,(还是)被认识者,(或是)认识行为 。

【莊】當心念熄滅時,就像晶瑩的珠寶會染上[所緣的顏色],認識主體、認識作用、認識對象[三者] 會統合起來,這就是三昧 。

​​​【楊】念想滅盡,心明淨若琉璃,由是能取。執取、所取泯歸清淨,謂之正受持定(三摩缽提)。

【石】心念平息,純淨似寶石,合於能執取、執取、所執取,此乃三摩缽地。

​​【邱】心緒傾向減弱、消失,如晶瑩剔透的水晶,知者、被知者和所知合一,如住三摩缽底(Samāpatti)。

【成】纯净的水晶会接受离它最近的物体的色彩,心也一样,当约束了心的波动时,就会达到认知者、认知对象以及认知的同一。这种与认知对象的同一被称作三摩地。

【旭】瑜伽士明白认识者、认识工具和认识对象是一,就是作为观者的他自身。好像一块纯净通透的宝石,他显示出一种无瑕的纯净。

【陈】正如同将物体靠近自然纯洁的水晶,可以撷取它的形状与色彩;所以,瑜伽修行人的心灵变化逐渐减少而变得清澈、安定,达到对于认知者、认知的事物与知识三者没有分别的境界,这种冥想的最高境界就是三摩地。


​तत्र शब्दार्थज्ञानविकल्पैः संकीर्णा सवितर्का समापत्तिः ॥१-४२॥ tatra śabdārthajñānavikalpaiḥ saṃkīrṇā savitarkā samāpattiḥ ॥1-42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混杂有词音、词义和认知的分别,这是有思考等至。

​【姚】在(诸等至状态)中,掺杂着言语、意义、概念差别的等至是有寻(等至)。

​​【莊】有尋定是雜糅了語言、概念、知識而成。

​​​【楊】於其中若仍雜有覓求音義、慧智之想,謂之「有尋等至三摩缽提」。

【石】其中摻合言語、文義、所知之空想或別想者,為有尋三摩缽地。

​​​【邱】當「音」、「義」與「所知」揉合為一時稱為有推理三摩缽底(Savitarkā samāpatti)。

​​【成】当心与专注的粗糙对象达成同一,但仍掺杂着名称、性质和知识的意识,这被称为有寻三摩地。

【旭】在这个被称为“有寻三摩钵底”的阶段,词语、含义及内容交融,形成一种特殊的知识。

​​【陈】当三摩地的名称、形式与知识结合在一起时,叫做沙维塔卡三摩地,或可推理的三摩地。


​स्मृतिपरिशुद्धौ स्वरूपशून्येवार्थमात्रनिर्भासा निर्वितर्का ॥१-४३॥ smṛtipariśuddhau svarūpaśūnyevārthamātranirbhāsā nirvitarkā ॥1-43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记忆完全净化,只呈现对象,甚至没有自己的特征,这是无思考。

【姚】无寻(等至是这样一种状态):记忆停止,(心在其中)仅作为客体照耀,就如同(它)没有自己的特性一样。

【莊】當記憶清淨時,自體成空,惟有對境發光,這是無尋定。

​​​【楊】若諸憶念清淨,唯存自性空相光明獨耀,謂之「無尋等至三摩鉢提」。

【石】若憶想清淨,似無自身,唯照耀對象,為無尋三摩缽地。

【邱】當「念」已純淨,空性閃耀著光輝稱為無推理三摩缽底(Nirvitarkā samāpatti)。

【成】当心与专注的粗糙对象达成同一,且不掺杂名称、对象和知识的意识,只留下对象本身,就被称为无寻三摩地。

【旭】在无寻三摩钵底中,记忆与智性之光的区别显示出来;记忆被净化,意识不加反射地发光。

【陈】当记忆被净化了,专注事物的知识就会独自发光显现出来,对于其名字和特质已没有区分了,这叫做尼维塔卡三摩地,或无法推理的三摩地。


​एतयैव सविचारा निर्विचारा च सूक्ष्मविषया व्याख्याता ॥१-४४॥ etayaiva savicārā nirvicārā ca sūkṣmaviṣayā vyākhyātā ॥1-44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【黄】据此,微小对象的有观察和无观察也得到说明。

​【姚】由此,以细微之物为对象的有伺(等至)和无伺(等至)也得到描述。

【莊】跟[有尋定、無尋定]類似,只是所緣境較為微細,而說有伺定、無伺定。

​​​【楊】由此亦可說明「有伺等至」和「無伺等至」定境的精微境界。

【石】同理可明,有伺與無伺以精微者為對象。

​​【邱】同此,以精微標的作為冥想時,所獲致的定境稱為有思(Savicārā)和無思(Nirvicārā)三摩缽底。

【成】当专注对象是细微对象时,所谓的有伺三摩地和无伺三摩地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得到解释。

【旭】类似地,对精微方面的专注被理解为有伺三摩钵底和无伺三摩钵底。

​​【陈】同样的,前面已经说明,沙维恰拉(有反应的)和尼尔维恰拉(没有反应的)三摩地,是练习专注在精微的要素上。


​सूक्ष्मविषयत्वं चालिङ्गपर्यवसानम् ॥१-४५॥ sūkṣmaviṣayatvaṃ cāliṅgaparyavasānam ॥1-45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微小对象的性质以无相为终极。

【姚】而且,细微之物的领域达到(事物的)实相。

【莊】微細的所緣境至於無相。

​​​【楊】又此精微所緣,盡皆無形無相。

【石】且精微對象貫及無徵者。

​​​【邱】最精細的冥想標的會融入於未顯現之初。

【成】在所有细微对象的背后是原质这个最初因。

【旭】原质最精微的层次是意识。当意识融入原质,就失去所有标记并变得纯净。

【陈】专注在精微的事物上,最终将回归至无法下定义的境界上(原始纯洁的本性)。


​ता एव सबीजः समाधिः ॥१-४६॥ tā eva sabījaḥ samādhiḥ ॥1-46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这些只是有种子入定。

【姚】这(四等至)仅是有种三昧。

【莊】這就是種子三昧。

​​​【楊】唯前述諸境界,尚屬具含種子之三摩地。

【石】彼等正是含種三摩地。

【邱】上述的三摩地都是具種子的三摩地。

​​【成】上面谈到的三摩地被称作有种三摩地。

【旭】上述经文描述的三摩地状态需依赖于一个支撑物或种子,被称作“有种三摩地”。

【陈】以上所有的三摩地都还有欲望的种子,可能会将你再带回来受困,或是让你再受到困扰。


​निर्विचारवैशारद्येऽध्यात्मप्रसादः ॥१-४७॥ nirvicāravaiśāradye'dhyātmaprasādaḥ ॥1-47॥

​​​​▶ 各家译文

​【黄】在清澈的无观察中,内心清净。

【姚】无伺(等至)的纯粹(心)流(产生)主体的光辉。

​​【莊】當無伺定已獲善巧,就會[生起]內在的澄淨。

​​​【楊】一旦親證無伺定境,自性明光即現。

【石】精於與伺,則靈性清明。

​​【邱】達到無思三摩缽底(Nirvicāra samāpatti)的境地時,真我是明澈光亮的。

【成】在无伺三摩地中,至上自我光辉照耀。

【旭】对无伺三摩钵底的精通带来纯净。萨埵或光明不受干扰地流动,点亮自我的灵性之光。

​【陈】在三摩地最高境界里(尼尔维恰拉),真实自我显现、发光了。



86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